泸州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关于研究处理市人大九届二次会议第S09020019号建议的函
尊敬的张程代表:
衷心感谢您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整合力量加强以商招商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酒业发展局,高新区、酒业园区、长开区管委会,经过充分调研、多次研讨和反复论证形成提案报告。现将有关情况函告如下:
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始终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薄弱和不足之处,尤其是在以商招商、渠道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年以来,市领导多次召集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破解困难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以商招商工作力度,进一步发挥以商招商在强链延链补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合作再上新台阶。
一、紧盯“链主”企业,找准招引重点。
一是根据全市制造业招商主题和省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立足泸州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以及用地资源能耗现状,紧扣七大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强链延链补链,更新各产业链链主企业库,再次梳理细分领域,选择发展性更好、需求更急迫的赛道,科学修订完善产业链全景图、发展路径图和招商指导目录“两图一目录”。
二是围绕目标企业库,持续开展链式招商、精准招商,突出高端化、终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招商。加强推进与恒力、中电子、合盛硅业、豪能传动、北方化工、理文纸业等“链主”企业的深度合作,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力争加快招引一批上下游的行业龙头、“高精尖特”企业,推动“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成链集群发展。
二、拓宽招引渠道,深挖投资信息。
一是持续发挥驻外招商分局和异地商会作用,紧盯“三类500强”“专精特新”“独角兽”等行业领军企业,新拓展涵养一批优质渠道资源。
二是积极参加进博会、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展会活动,探索“代参展”“代表招商”等模式,积极探索与基金公司、知名投资机构、供应链公司开展合作。
三是可尝试借鉴发达地区市场化招商模式,实现政府主导招商与市场化招商双轮驱动,或者借鉴无锡、顺德等地做法,采取“底薪+业绩考核”方式向社会公开临聘招商雇员充实招商队伍(尤其是驻外招商专员),提升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
三、统筹要素资源,提升承载能力。
一是充分发挥泸州现有产业基础,在新能源、先进新材料等投资规模大,生产要素保障需求高的产业上,整合产业承载能力资源,实现区县资源全市共享。龙马潭与泸县合作,正试点共同承接和邦集团单晶硅与多晶硅光伏生产基地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共同开发、共享成果的良好氛围。
二是紧扣不同区县(园区)特色和优势,突出各方主业,完善项目首报首谈制度,健全利益分享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推动项目有序落地,避免区域间同质化竞争。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出台优惠政策,提高招商精准度和竞争力。重视招才引智,既要招项目,也要引人才。
三是积极向省上争取土地指标、能耗指标、产业政策,确保大项目更好落地。进一步统筹整合要素资源,创新用地模式,挖潜用地空间,建立低效用地退出机制,破解用地难题。强化金融信贷支持,推动金融信贷更多地向实体经济倾斜、向项目建设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产业基金作用,破解资金难题。
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大市、区县(园区)联动协调机制,强化项目落地要素保障,加快推动项目履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见效,全力推进相关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聚焦项目推进的难点堵点,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难纾困。
二是关注招引“后半篇”文章,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集成招商优惠政策,严格兑现政策和承诺,推动招引项目落地见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全程网办、“一件事一次办”。
三是探索建立“企业满意度”考评机制,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等形式,让入驻客商对各行业部门服务水平进行满意度测评,建议完善容错免责机制。注重对本土现有企业的培育与扶持,鼓励本地企业扩大再投资,重视泸商回引等相关工作。
尊敬的张程代表,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区县、园区将团结一致,形成新的招商合力,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泸州招商引资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泸州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
2023年5月19日
温馨提示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