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市(州)人民政府要担起主体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为高质量推动泸州市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好支撑泸州市开放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特制定《泸州市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总体要求
方案围绕高水平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和贸易强市,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7年,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平台功能更为完善,营商环境更为优化,支撑外贸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外贸进出口规模达到300亿元,全市外贸规模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三、主要内容
《方案》提出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平台效能、拓展开放空间、优化开放环境4个方面18条具体举措。
(一)强化产业支撑。在强化产业支撑方面,从提升重点产业外向度、加快发展外贸主体队伍、建设外贸特色产业带、持续扩大进口规模4方面提出12项重点工作。在提升重点产业外向度上持续做大能源化工产业进出口规模、支持存量粮油食品加工企业扩能增产、增强装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培育医药健康品牌与产品、加强白酒品牌国际建设;在加快发展外贸主体队伍上,进一步推动贸产融合、积极引进头部企业与项目、强化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加强本土制造企业扶持力度等;建设外贸特色产业带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深挖泸州特色产品,突出展会推介、文化宣传和跨境电商,不断提升附加值;持续扩大进口规模方面,通过政策鼓励、品牌代理落地、支持企业转型等手段,进一步扩大大宗商品、粮油、农副产品、消费品等进口规模。
(二)提升平台效能。主要包括深入实施自贸区战略提升行动、高质量推动综保区建设、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建好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推动国家级平台协同开放发展、发挥平台作用、争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7个方面,进一步发挥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7大国家级平台叠加优势,高质量建设开放发展载体。
(三)拓展开放空间。主要包括强化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拓展、健全国际营销网络等3个方面,充分发挥长江上游重点港口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节点城市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持续健全国际营销体系。
(四)优化开放环境。主要包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防范风险化解能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夯实外贸工作基础等4个方面,全力营造泸州市外贸发展的良好环境。
此外,《方案》还提出,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要落实主体责任,抓好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市级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工作联动力度,通过政策支持、业务指导、企业服务等方式保障重点工作取得实效。市商务会展局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指导,定期开展外贸发展情况分析研判、调度评估工作,实施好外贸发展政策的“组合拳”,全力实现泸州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目标。
温馨提示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