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835003x/2025—00002 | 公文种类: | 通知 | ||
发布机构: |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5-01-02 | 发布日期: | 2025-01-03 |
文号: | 泸市府办发〔2025〕1号 | 有效性: | 有效 |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泸市府办发〔2025〕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
现将《泸州市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月2日
泸州市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省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围绕我市重点工业产业生态,从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出发,在提供更加便捷化基本政务服务基础上,统筹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资源,叠加精准、个性、衍生和智慧四类服务,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政务环境与法治环境、要素环境、创新环境良性互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五链融合,助力产业建圈强链,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编制全市重点工业产业链全景图谱,建设线上线下产业综合服务载体,完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产业链服务机制,营造富有竞争力、吸引力的泸州特色产业生态。2024年,发布白酒产业链全景图谱,推进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驿站)建设,实现市、区县和酒类产业为主导的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覆盖。2025年,发布医药健康、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等重点工业产业链全景图谱,推进企业综合服务线上平台建设,推动实现产业链重点服务事项线上线下集成融合办理。2026年,推进跨层级跨区域涉企服务协作,促进行业、区域间业务链接和发展协同,壮大产业发展“生态圈”,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推动构建较为成熟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编制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
1.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落实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围绕我市白酒、医药健康、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等重点工业产业生态,聚焦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研发生产、中游核心产品配套生产、下游终端产品制造及流通消费等重要环节,梳理完整的产业链条,分析上中下游供需关系,理清本地企业和产业在全产业链中的定位,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为提供嵌入式服务打好基础。〔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酒业发展局、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园区管委会〕
2.制定配套服务事项清单。参考涉企服务事项省级指导目录,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梳理企业开办、项目、税务、法治、政策、知识产权、用工、科创、金融、自由贸易、安全生产、破产重整、兜底服务等领域事项,逐级制定市、区县、园区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重点事项清单。将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重点事项清单中的事项嵌入产业链上中下游,分环节叠加特色增值服务,分别形成产业链重点服务事项清单、产业链“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事项清单、产业链惠企政策事项清单。推动清单内服务事项进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驿站),纳入企业综合服务应用体系管理,提供集成服务。对暂不具备条件或不宜进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驿站)和企业综合服务应用体系的事项,明确线上办理平台(含网址)、线下办理主体(含地址)。〔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中级法院、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会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泸州海关等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园区管委会〕
3.实施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根据全市工业产业链条供需变化、惠企政策更新、办理流程优化等,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迭代更新、丰富完善本级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重点事项清单、产业链重点服务事项清单、产业链“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事项清单、产业链惠企政策事项清单,推动产业全链条服务和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融合。〔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会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酒业发展局、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市税务局、泸州海关等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园区管委会〕
(二)建强线下综合服务载体。
1.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依托市、区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推动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内事项进驻,为企业提供从开办到破产重整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科学设置服务区域及窗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运行模式,为企业提供需求咨询、受理、流转、督办、反馈全流程服务。市、区县政务服务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跨部门业务协同、协调解决疑难问题、跟踪工作落实进展等。〔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会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酒业发展局、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市税务局、泸州海关等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园区管委会〕
2.建设园区企业综合服务驿站。综合产业园区功能定位、区位优势、规模大小、企业特点等情况,在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通过园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就近开展服务;暂不具备设置企业服务中心条件的园区,因地制宜建设企业综合服务驿站或自助服务区,靠前提供服务。市、区县政务服务管理部门负责做好驿站的业务指导和服务赋能,加强不同类型驿站间信息交换,构筑形成中心(专区)与驿站、驿站与驿站间服务联动、功能互补新格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衔接。推广银行、邮政、供销、交通等服务驿站,发挥其行业经营网络优势,扩大园区服务范围。〔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泸州高新区、酒业园区、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四川泸州纳溪经济开发区、四川泸县经济开发区、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四川叙永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园区、四川古蔺经济开发区等有关园区管委会〕
(三)畅通网上服务渠道。
1.构建亲商惠企服务矩阵。聚焦经营主体降成本、聚要素、扩市场、增动能等方面服务需求,依托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省政务服务网泸州分站点,汇聚全市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平台载体,集成打造亲商惠企服务矩阵,推动涉企服务一网供给、一键直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电子政务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市中级法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会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酒业发展局、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市税务局、泸州海关等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园区管委会〕
2.开设线上企业综合服务专区。依托四川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泸州分站点,推动涉企服务事项全面上线运行,集成各类涉企服务数字化场景,提升数据资源和业务需求融合度,优化交互体验,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咨询、精准推送、解读辅导和申报办理等联动服务,推动“政策一屏览、服务一站享、业务一网办、诉求一键提”。〔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民法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会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酒业发展局、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市税务局、泸州海关等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园区管委会〕
3.推广应用“企业码”。依托四川省“企业码”应用体系平台,建设企业专属服务空间,推广四川“政务服务码”,推动涉企服务“一码通办”、惠企政策“一码匹配”、监管执法“一码监督”、从业信息“一码申报”等新模式。〔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中级法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会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酒业发展局、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市税务局、泸州海关等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园区管委会〕
4.建设政企沟通交流平台。构建涵盖问题快速响应、限时整改和监督反馈的政企沟通交流平台,归集线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驿站)、线上企业综合服务专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收集的,以及领导交办、区县上报的涉企问题,推动实现问题受理、交办、督办、反馈、办结、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中级法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会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酒业发展局、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市税务局、泸州海关等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园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协同联动。建立政务服务管理部门与工业产业主管部门“双牵头”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良好格局。围绕企业多元化服务需求,探索依法将高校、科研机构、金融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机构及有资质的企业等纳入增值服务供给主体,为企业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酒业发展局、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市中级法院、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会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泸州海关等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园区管委会〕
(二)统筹渠道管理。加强各渠道间服务联动,推动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质量服务。提升帮办代办和在线导办服务能力,推动各类涉企事项向企业综合服务渠道整合。市、区县、园区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统筹做好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驿站)和平台建设管理工作。〔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中级法院、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会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酒业发展局、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市税务局、泸州海关等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园区管委会〕
(三)畅通政企沟通。在涉企重大政策、重点规划等制定和评估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听取意见建议。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举办形式多样的政商交流活动,推动形成常态化政企互动格局。用好12345涉企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推动企业问题快收集、诉求快响应、争议快会商、结果快回访。〔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中级法院、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会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酒业发展局、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局、市税务局、泸州海关等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园区管委会〕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统筹推进全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区县、有关园区强化协同联动,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加快推动任务落地落实。充分运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推广,引导企业享受改革红利,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1.泸州市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重点事项清单
2.泸州市白酒产业链全景图谱
3.泸州市白酒产业链重点服务事项清单
4.泸州市白酒产业链“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事项清单
5.泸州市白酒产业链惠企政策事项清单
附件4:泸州市白酒产业链“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事项清单.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