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上马镇黄桷坝村红白理事会:为红白事“瘦身” 给文明“加码”
“清明期间,各村民要注意文明祭祀,要发扬传统美德,提倡厚养薄葬。”清明节前夕,纳溪区上马镇黄桷坝村通过微信群通知、村委会摆点位宣传等方式,提醒村民自觉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祭扫。
这次宣传除了村两委外,还有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这个组织在节假日、红白事期间宣传从不缺位。“以前村里有红白事,几乎家家户户都大摆宴席,相互攀比。如今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倡导村民勤劳节俭、抵制铺张浪费,村民们办事不再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也没有了。”黄桷坝村村民对红白理事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黄桷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敬介绍,黄桷坝村自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全村都按照红白事操作流程及标准明确规定礼金数量、办事期限、席面规模、饭菜标准等内容,为村民减轻了压力,人情负担也轻了。
红白理事会不但要指导本村群众办理婚嫁、丧葬等事宜,平时宣传也不停。如何让红白理事会真正在村里发挥作用?红白理事会通过入户宣传,定期开展移风易俗相关主题宣讲活动,鼓励引导村民争做文明新风尚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据介绍,在黄桷坝村,倡导红白事新办、俭办,提倡只办“婚酒”、60岁以上“满十酒”和“丧葬酒”,生日、升学、入伍、乔迁等一般事宜不办酒。抵制盲目攀比、跟风宴席,严格控制宴请的次数、规模和档次,减少邀请的对象和范围,做到能免则免、能简则简。
据了解,以前黄桷坝村办红白事,红事酒席菜品都是16-18个,白事菜品15-17个,现在办红事菜品最多6-8个,白事菜品最多5-7个。礼金以前也是攀比着送,现在直系亲属只送200-300元,隔壁邻居送50-100元,吃酒时间也缩短了一半,在红白理事会的精心主持操办下,酒席一桌一般不超过200元,为村民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村民们的高度配合,让红白理事会的工作人员感到信心倍增。通过红白理事会的积极宣传,村民们的观念日渐改变,陈规陋习少了,文明互助多了,人人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乡村治理新风尚正在形成。
丁春翔 记者 曾凯
温馨提示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