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设施+软管理
泸州打造文明交通新图景
“这条斑马线处不仅安装有车辆停车避让行人标志,还有夜间提示灯,过马路很有安全感。”11月26日,市民陈飞在江阳区龙透关路过斑马线时,车辆主动让行,他快速安全走过马路。说起这些年来斑马线的变化,陈飞说,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养成了文明出行的好习惯,车辆让行、行人不横穿马路,每一个人都成为文明和谐交通环境的参与者、营造者。
文明交通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折射出的更是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今年,出现在城区多条道路上的新型TPU分道标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注意。该分道标通常设置在斑马线、十字路口处,安装在车辆行驶方向的实线上,能有效起到隔离道路交通,预防因车辆临近路口、斑马线时,突然变道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在有分道标的路口,司机都知道不能随意变道,同时也更加注意主动减速避让行人。”私家车主黄永兰说。
不仅如此,为了让市民安全有序通过斑马线,2023年我市就在主城区多个路口安装了人行横道智能感应桩设备。该设备利用红色光线,让驾驶人在100米以外便可注意到斑马线上的行人,及时作出反应,让行人在夜间过马路时更加安全。此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不断优化主次干道信号灯配时,设置绿波带,提高通行效率;在上下学高峰期,在学校周边路口设置护学岗和劝导岗等,确保学生通行安全……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还保障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文明交通,关键在交通参与者。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引导市民文明出行、警示不文明行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持续深化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和行人闯红灯、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翻越护栏等不文明行为的专项整治,通过现场查处与电子监控拍照等措施,形成严管氛围。同时,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传播文明交通知识,在“酒城交警”微信公众号定期曝光一批违法案例,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摒弃交通陋习,做到文明出行。
如今,广大市民争做文明交通的参与者、倡导者、守护者,文明交通正持续为城市增光添彩。
记者 许世智
温馨提示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