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月,我市发出“三书”复合文书包1385份
信用修复“一件事”护航企业诚信发展
诚信是企业立足的根本,也是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我市开始实行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并先后推出“三书同达”工作机制、“云短信”服务、“全渠道”接办模式等信用修复举措,进一步从企业自身树牢诚信理念,以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手段助力企业发展。截至10月底,我市共发出“三书”复合文书包1385份,累计向1810家企业发出信用修复提示短信2973条,修复失信信息2231条。
今年3月,泸州某运输公司因出现“客运经营者未按照规定的线路行驶”违规行为,受到叙永县交通运输局行政处罚。叙永县交通运输局在向该运输公司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和《行政合规建议书》,并详细说明处罚原因和依据,明确指出信用修复的途径和流程,使企业在第一时间了解行政处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负面影响有关流程。但由于该公司经营业务繁忙,相关工作人员在收到“三书同达”内容后,一度遗忘了公司失信信息修复事宜。在该失信信息最短公示期届满7天前,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又及时向企业发送信用修复提醒短信。公示期届满后,在窗口工作人员指导下,该运输公司成功完成信用修复,消除因失信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该公司负责人表示,采用信用修复“一件事”模式,不仅为企业信用修复提供了便利,更让企业树立了诚信观,保障了企业的后续发展。
今年,《泸州市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印发实施,形成多方协同参与联办信用修复的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全市企业以信用助发展的观念。
首先,我市创新开展行政执法领域“三书同达”工作,以“处罚+教育+指导”执法新模式,让企业知晓违法失信根源、合规经营关键,降低经营主体再次发生违法违规行为风险和频率,在根源上筑牢企业诚实守信理念。
其次,我市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发“云提醒”功能和服务,全天候对公示期内行政处罚信息进行自动筛查,当企业即将满足办理信用修复业务条件时,系统自动发送信息,告知企业修复政策、程序和渠道,引导企业及时高效修复信用。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探索出“全渠道”接办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线上+线下”窗口服务模式,让企业办理信用修复跑动的次数从以前的8次到现在的1次;把办结时限从原来的172个工作日缩短到20个工作日。同时,在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信用修复“一件事”窗口,向企业开展行政处罚信息修复、异常名录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信用修复等业务的指导、帮办、代办服务。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优化信用修复流程,确保企业高效、便捷地进行信用修复,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让诚信经营成为企业良性发展的助推器。
记者 李独懿
温馨提示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