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文化入人心 路边摊也不欺客
近日,一件小事让市民刘曦感慨:“如今泸州诚信文化已深入人心,流动的路边摊也不欺客,文明进步真是看得见。”
近日,刘曦在龙马潭区世纪港湾小区东南门,见一位大姐在路边叫卖青梨,青梨个个饱满,卖相不错。刘曦挑了几个,过秤时她发现老板的秤十分破旧,觉得心里不踏实。“看起来没有5斤,她不会少我斤两吧?”刘曦心想。提着梨拐个弯,又遇到一个卖西瓜的摊,刘曦知道摊主常年在这里摆摊,便向他借秤想合一下斤两。卖西瓜的摊主说:“现在哪个还给你短斤少两哦,不管是我们这种固定摆摊的,还是那种流动商贩,都会诚信经营。”一合秤,5斤2两,不仅没少,还多出了2两。刘曦向老板道了谢,心情愉悦,感觉回家的步子也轻快起来。
刘曦说,几年前她去菜市场买菜,想着挑担卖的可能是附近农民,他们种的菜更新鲜,就在菜市场外的地摊上买菜,回家发现好几样菜都少了斤两。自那次后,她基本不在路边摊买东西。“现在的诚信文化建设已做得很好了,卖西瓜的老板说的话,看似给自己‘贴金’,却好像在说一个常识,真令人高兴。”她说。
在龙马潭区,社区也是诚信宣传的一块主阵地。莲花池街道羊大山社区就长期开展诚信宣传,提醒社区居民,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每个公民的立身之本。“经过长期宣传,居民们对诚信做到了互相监督,如发现商家不诚信行为,都能做到及时举报。”该社区居委会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社区的宣传,提升了辖区企业和商户对信用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树立诚信新风尚奠定了基础。
本报记者 李荣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温馨提示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