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泸州>发展泸州>友好合作>详细内容

刘强、杨林兴率泸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宜宾市考察学习

来源:泸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11-27 11:2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刘强、杨林兴率泸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宜宾市考察学习

11月26日,泸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宜宾市考察学习。市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杨林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建国、市政协主席田亚东;宜宾市委书记刘中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紫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振华、市政协主席吕晓莉参加活动。

借鉴发展模式“为己所用”

近年来,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其哪些发展模式可“为我所用”?在宜期间,泸州市党政代表团一行,先后走进宜宾市长江公园、大学城、科技创新城、四川朵唯智能云谷有限公司、四川领歌智谷科技有限公司、天原锂宝四川(宜宾)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四川酷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宜宾市汽车产业园,详细了解该市经营城市、发展产业、培育人才等方面的创新思路和举措。

宜宾市按照“包装大地块、招引大企业、做出大形象”思路经营城市,目前已经拥有9个千亩级大项目,招引入驻了华侨城、恒大、华润、碧桂园等知名大集团大企业。

例如,其华侨城•三江口CBD项目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将建260米超高综合体和国际购物中心。同时,宜宾市已在三江口建成长约4.6公里、总面积约1000亩的长江公园。该公园运用目前最先进的声、光、电、水、装置手段,在全国最大的室外天幕(1560平方米)中植入宜宾市历史文化符号和现代化建设成就,让真实的喷泉秀与虚拟的立体影像互动,打造裸眼3D视觉效果,让游客与市民感动于宜宾市历史风韵、醉心于宜宾市风土人情、自豪于宜宾市美好未来,享受一场豪华的水舞声光视觉盛宴。一揽子措施让宜宾市城市规模和品质“节节攀升”,成为了百万人口大城市。

大力促进大学城+科技创新城“双城”建设

没有产业,城市再大也是“空城”。宜宾市近年来立足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大力实施产业兴市“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明确在巩固提升白酒、能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以新材料、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为代表的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但这些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型经济,科技含量、专业化程度高,其加快发展不再取决于资源是否富集,而更多地取决于技术、研发和人才的支撑。

▲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院

如何破题?聚焦上述产业的宜宾市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应运而生”。“双城”建设中,大学城着眼于培养宜宾市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应用型人才;科技创新城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侧重于高端人才引进,以及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和吸收。

“双城”已与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13所高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7所高校已签订落地协议,9个产研院正式挂牌运行。目前四川理工学院宜宾校区、西华大学宜宾校区、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已建成交付使用,带动全市新增在校大学生2.5万人、总数超过5万人。宜宾市已从“聚人才”到“聚大学”转变。与此同时,该市成立了国有企业服务产业和“双城”建设发展,形成了更大规模的聚集效应和产出效应。

优化营商环境是开放大门的基础

宜宾市也是一座开放之城。该市近年来探索出促进投资的新方法:招商模式市场化、支持方式资本化、领导招商常态化、招商网络全球化、活动品牌国际化。宜宾市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底气在于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落实责任和政策,让产业推进更高效

该市为每个产业确定一个领导班子、一套产业政策和一套考核办法,打破之前部门划分,使产业推进更高效。再如,为支持智能终端产业目发展,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终身保姆、贴身管家、私人定制”的企业服务模式,全程跟进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为投资企业建设、投产服好务。同时建立签约入驻项目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跟踪收集企业需求和打算,提供“妈妈式”服务等。

考察期间,泸州市党政代表团成员与宜宾市干部边走边议、交流心得。大家认为,宜宾市“以效率为中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科学务实。

泸州市、宜宾市有关领导等参加上述活动。

泸州日报记者 罗森波 宜宾报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温馨提示

请先点击”统一用户登录“进行用户认证登录,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
统一用户登录 已登录